证券期货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引
今天分享的是:证券期货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引
报告共计:103页
《证券期货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引》核心内容总结
本指引由中国证监会发布,为证券期货业数据分类分级工作提供了系统性指导,旨在帮助行业机构厘清数据资产、确定数据重要性,从而采取合理管理与安全防护措施,促进数据开放共享的同时保障数据安全。
数据分类分级体系框架
指引提出数据分类分级需建立在组织保障、制度保障和数据资产清单的前提条件上。组织保障明确管理部门、责任人等;制度保障涵盖具体要求、流程等;数据资产清单则需对数据进行定义、分类分级及标识。分类分级方法以业务条线为基础,分为业务细分、数据归类和级别判定三个阶段,形成树形逻辑体系结构,同时考虑数据形态。
数据分类具体内容
数据分类遵循系统性、规范性等原则。业务细分阶段将业务条线作为一级子类,按管理主体和管理范围细分出业务二级子类;数据归类阶段依据业务二级子类的管理对象确定单类业务数据总和,并按性质、重要程度等要素细分数据子类,层级宜不超过三级。
数据分级规则
数据分级遵循依从性、可执行性等原则,定级要素包括影响对象、范围和程度。影响对象分为行业、机构、客户;影响范围有多个行业、行业内多机构、本机构;影响程度划分为严重、中等、轻微、无。数据级别分为四级,从高到低对应极高、高、中、低,不同级别有相应数据特征及判定规则,如影响对象为行业且范围是多个行业定为4级。
关键问题处理与典型模板
指引还对数据体量、聚合、时效性等关键问题处理给出建议,如数据体量涉及客户量大等情况影响程度从高考虑,聚合后级别不低于原始最高级别。附录提供了不同类型机构的典型数据分类分级模板,列出各类数据最低参考级别,为行业机构提供具体参考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展开全文
版权声明:如无特殊标注,文章均为本站原创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