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时期法币购买力(民国时期的法币兑换人民币)
1、1 1947年,五亿法币兑换价值约1700美元,相当于当时人民币一万元左右2 由于发行量急剧增加,法币的价值急剧下降在1947年,100法币在当时仅能购买一颗煤球3 法币的价值在那几年经历了巨大变化从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,南京国民政府法币的发行量从5000亿激增至660万亿元,增长幅度达到1320倍。
2、这要看时期的,在民国不同时期,法币的购买力是有差距的比如在解放战争末期,法币贬值,发放工资是一麻袋一麻袋的钱,那时的一万法币可以说是相当不值钱根据大众晚报1947年7月30日的资料,在不同的年代100元法币能够买到1937年两头大牛,1938年一头大牛一头小牛,1939年一头大牛,1940年一头。
3、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发行的货币有两种,法币,1935年11月4日至1948年8月19日流通货币的名称1948年8月19日下令改用金圆券以代替“法币”曾经有人统计过100元法币的购买力1937年买两头牛,1946年两个鸡蛋,1946年六分之一块肥皂,1947年可以买一个煤球,1948年可以买五分之一两大米,1948年解放前夕。
4、民国1936年财政收入是174亿元法币,当时1元法币可以兑换1块银元,当时法币和美元汇率为100元法币换30美元,也就是1美元可以换333元法币或者333块银元,一块银元重量约等于1盎司,而当时国民党中央军嫡系部队普通士兵一个月的薪水是10元法币至于购买力的话,当时美国一辆福特汽车价格几百美元,一吨。
5、元左右一元银元约值现在40~60元不等,不同年份,不同地区价值有所波动1937年200元民国法币购买力约值现在人民币5425元1914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推出的国币条例,确定以银元为中华民国国币法币1933年国民政府规定银元为法币,银两不再使用,并委托中央。
6、法币的话,不太值钱1945年物价已经达到战前的1800倍,根据当年的购买力来算,15万法币相当于1新法币大概相当于。
评论